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

为贯彻落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的意见》,引导青少年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做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推进“四史”学习教育,赓续红色精神血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用传统文化之光照亮民族复兴之路,用百年奋斗精神奏响“建设高水平中职学校”最强音。我校启动第一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节”活动,以诠释中华优秀文化内涵、彰显中华文明魅力、弘扬中国精神为目标,通过体验、展示、实践、竞赛等方式,引导一职学子亲近中华优秀文化,从了解到理解,从欣赏到认同,再到自觉传播、传承,提高品味优秀文化的能力,培育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精神动力。

3月28日至4月3日,艺术设计部联合手工社、动漫社、On-air社和非遗社,举办了以“彩绘春天 四月之约”为主题的艺术手工活动。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师生结合专业特点和各社团活动优势,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和社团活动时间开展活动,各类作品精彩纷呈。


一起来看看同学们的优秀作品吧!

清明

芳菲万物春

雨落万家门

 QINGMING 

手工作品活动旨在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通过手工制作展示自己的才艺,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作品中。此次活动临近清明节,同学们结合传统节日元素,设计出兼具自然与人文特色的作品。

20240403001.jpg

学生们通过绘制扇子、彩绘风筝、制作精美的纸伞绘图等方式,将传统文化的图案、图像和符号巧妙地融入到手工作品中,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20240403002.jpg

20240403003.jpg

清明

20240403004.jpg

活动过程中,学生们展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和参与度。他们用心制作每一件手工作品,展现自己的创意和才华,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表达,体现出一职学子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学生们在创作过程中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感受团队合作的精神。

20240403005.jpg

学生参与手工制作瞬间


师生活动感想

彭夏冰老师

清明节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艺术设计部与学生社团共同策划的这场清明绘画手工展,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亲手创作作品,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清明节的文化意义,同时,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鉴赏能力。作为社团指导老师,从这次活动中也收获了很多,与学生一同创作设计中能发现学生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清明节的理解和感受,他们所创作绘画出来的每一幅作品都充满了情感和创意。


艺术设计部2303班陈紫茵

我们通过用各色颜料和装饰在空白的风筝、扇面等物件上描绘出奇思妙想。在本次的活动过程中,我用风筝进行绘画,宾老师在一旁不断给予鼓励和支持。这次活动不仅提升了我的创造能力,个人的审美和信心都得到了极大地提升。


艺术设计部2303班王紫灵

让传统手艺走进校园,是一件十分有意思的事情 。在空白风筝上,画上有关清明和踏青的元素,从中感受传统文化的趣味性,它让我体会到传统手艺之难,却又能让我们这些小白上手。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艺术设计部2302班王慧怡

“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清明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本次我创作的作品运用了竹子和杏花,竹子寓意竹报平安,杏花寓意生命的美好与希望,象征人们对亲人的思念与感激。更是为了传承传统节日,搭建亲人之间的桥梁,让精神永流传。


艺术设计部2207班曹梦依

我喜欢感受色彩与线条的交融,收获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在八角伞下,静听竹子伴着流水的和声,共绘悠然画卷。瞧着作品于手中逐渐臻于完善,满足感异乎寻常。

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手工制作,更是一次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有益尝试。学生亲身参与传统文化的创作和体验,不仅增强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还培养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这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创新。学生们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校园生活中,为校园文化增添了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