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欲善其事,必先敏其言。

为帮助新晋教师实现师生有效沟通、家校共赢,3月9日下午,我校开展了第三期“青蓝工程”第四讲《高效沟通让师生关系更美好》,由深圳市优秀班主任林汝茵老师主讲。

0315001.jpg

教育的有效性,重点在于师生沟通的有效性。林汝茵老师认为师生沟通是教育交往的主要形式,由此建立的师生关系是决定教育效果的因素之一;提升教育效果必须从改善师生关系入手,而沟通技巧是老师们改善师生关系的制胜法宝。

1 师生沟通的主要途径及要素

林汝茵老师认为师生之间的语言沟通形式可分为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活动语言,其中使用频率最高、最贴近教育情境的无疑是口头语言。口头语言沟通的三要素包括自我、他人与情境。

0315002.jpg

沟通三要素

林汝茵老师重点介绍了著名临床心理学家高尔顿(T.Gordon)提出的教师效能训练理论,特别强调“你向信息”是言语沟通的杀手。说者基于个人过强的主观意识,忽略对方的感受,不留余地地说出对对方的评价。“你向信息”表达方式,容易变成责备、命令的口吻,使对方抗拒、退缩。采用这种表达方式和学生沟通,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不仅很难解决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有时还会使问题复杂化,甚至引发暴力行为。因此,老师应采用“我向信息”向学生表达老师对问题情境的感受及对学生正当行为的要求,从而达到有效沟通。

林汝茵老师为了帮助学员们能更直观地理解上述理论,列举了大量鲜活的教育实例,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员们纷纷表示受益良多。

0315003.jpg

师生沟通中的“你向信息”与“我向信息”

2 “我向信息”的表达内容与要素

既然明确了“我向信息”是有效的师生沟通语言,那么在日常师生沟通中,教师应如何践行呢?首先是行为的叙述,即让学生听出对老师造成困扰的行为是什么;第二是实质的影响,即表达出该特殊行为带给老师的真实影响;第三是内心的感受,即叙述出老师因受实际影响而产生的内心感受。

0315004.jpg

“我向信息”示例

“我向信息”的发送能让学生了解老师的真实感受,这种接受性语言不仅能让学生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也有利于让学生主动敞开内心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不妥。

在座学员们听完这部分内容后表示,林汝茵老师列举的事例与实际情况联系紧密,易于在教育实践中运用与掌握。

3 “我向信息”的沟通效应

学员们在认真学习“我向沟通”的理论和技巧后,不禁思考——为什么“我向信息”有如此神奇的沟通效果呢?林汝茵老师指出,相比于“你向信息”,“我向信息”包含最低程度的对学生的否定评价,不损害师生关系,还可以提高学生改变行为的意愿。

0315005.jpg

林汝茵老师的推荐书目

林汝茵老师还向学员们推荐了《好好说话》《班主任心理辅导实务》《与学生家长“过招”》《P.E.T.父母效能训练》等书籍。

4 书面语言和活动语言中的有效沟通

随后,林汝茵老师介绍了书面语言和活动语言中的有效沟通方法,如通过作业评语、开展主题班会、集体讨论形成公约等方式,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林汝茵老师还列举了大量真实案例,指出家校沟通会对师生沟通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

0315006.jpg

师生和家校共赢助力有效沟通

讲座最后,学员们针对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困惑难题踊跃提问,林汝茵老师凭借自身丰富、专业的知识储备,为学员们答疑解惑。在热烈的讨论中,“青蓝工程”第四次讲座圆满结束。

0315007.jpg

林汝茵老师耐心答疑

通过此次培训,学员们不仅进一步了解到中学生的心理行为特点,还学习到有效的师生沟通方式和技巧,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指明方向,可谓收获满满。

0315008.jpg

林汝茵老师与学员们合影

学习心得

雷骐榕

今天非常有收获!和学生、家长的沟通可以说是老师最日常、最普遍的工作,能够运用好沟通技巧,可以事半功倍,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也能建立更良好的师生关系,提升班级的凝聚力。

谢梓悦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的力量非常大,我平时与学生沟通就十分注意沟通的技巧和方式,但往往会陷入无效沟通的状态。有时候,只有我独自一人在忍耐和承受,而学生却无动于衷,这正体现了有效沟通的重要性。

殷莹莹

通过这次培训,我之后与学生沟通会注意方式技巧,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尽量少说教,同时放平心态,把生活和工作分开,希望自己能有所成长,成为一个温柔且坚定的班主任。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祝愿我们在教育旅途中不断进步、成长。让我们期待下一讲的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