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指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6月10日,市中职教育思想政治专业指导委员会第六次集体教研活动在我校举办。
教研活动聚焦中职思政课与前后学段衔接研究,以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为切入点,联动初中、中职、高职学段,以“同题异构说课+专题研究”模式,为思政课协同培养提供全链条解决方案。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与职成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罗理广,市中职教育思想政治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詹敏玲、副主任程红雪,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主任张一鸣、罗湖区滨河实验中学道德与法治科组长白杰青及深圳市中职思政课教师代表齐聚一堂,共探育人新路径。
詹敏玲副校长致辞
市中职教育思想政治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詹敏玲发表致辞。她强调,中职思政课作为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关键过渡枢纽,开展学段衔接研究对破解思政教育“教学断层”问题意义重大,她期待,集体教研活动成为打通思政教育全链条的重要平台。
三学段联动——法治教育一体化展示
1.初中学段:体验式教学筑牢法治认知根基
白杰青老师分享
罗湖区滨河实验中学道德与法治科组长、罗湖区初中道德与法治兼职教研员白杰青老师介绍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核心内容,重点展示了初中法治教育的章节内容。她指出该部分在整个课程中占比近半,核心目标在于筑牢初中学生的法治认知基础。在宪法主题说课环节,白老师使用游戏化、项目式等重体验、具象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活动中明确宪法地位,感受宪法权威,进而树立宪法至上的法治观念,夯实国家认同的思想根基。
2.中职学段:专业融合强化职业场景法治应用
方安琪老师分享
我校职业道德与法治备课组长方安琪老师展示了中职思政课程体系,重点介绍了中职法治教育核心内容。她强调,中职思政课应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推动思政与专业教学互联互促,方老师集合“宪法+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实践,分享通过议题式教学法,搭配AI辅助教学,引导学生探究宪法对数据安全、知识产权的保障逻辑,切实提升学生在网络空间中的法治实践能力,充分彰显职业教育特色。
3.高职学段:理论实践双轮驱动法治思想建构
张一鸣老师分享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主任、法学博士张一鸣老师现场展示了高职思政课的整体架构,并将法治教育的章节内容进行了详解。在宪法主题说课环节,她重点呈现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理论+实践”的双轨并行的方式,借助案例教学、沉浸式教学等多元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宪法实施的逻辑脉络,形成“知-信-行”育人闭环,生动诠释了具有高职特色法治育人创新模式。
专题突破——从心理学视角解构学段衔接逻辑
黄燕娜老师分享
在活动中,我校思政学科带头人黄燕娜老师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视域下中职思政课前后学段衔接策略》为题,从发展心理学的专业角度剖析各学段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同时结合前面三位老师的教学展示实例,细致对比各学段思政课的教学侧重点。黄老师从教学目标、思维和道德认知水平、社会需求等维度,深度阐释法治教育一体化学段衔接逻辑,并提出“知识梯度递增、能力螺旋上升”的衔接方案,为教师精准把握学情,优化教学策略,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赵华老师分享经验
精彩的分享引起了在场中职思政课教师们的热烈讨论,纷纷表示本次选题视角新颖,切实解决了当前中职思政课衔接痛点,还从全新角度精准把握了学情。深圳第二职业技术学校赵华老师分享其大学本科思政课教学经验,为本次活动增添了本科学段内容,成为画龙点睛的精彩一环。
专家指引——树立全学段一体化思维
罗理广主任点评活动
深圳市教科院高等教育与职成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罗理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全面且深刻的点评总结。罗主任对活动选题的前瞻性与内容分享的专业性予以高度认可,强调思政课教学应精准把握学生在不同成长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认知规律,构建螺旋上升的教学体系和科学多元的评价体系。此外,罗主任从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战略高度出发,建议思政课教师系统研读大中小学全学段思政教材,以全局视野构建一体化思维,促进不同学段思政教育的有效衔接与协同创新。
从初中的宪法认知到高职的法治信仰,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正不断打破学段壁垒。作为承前启后的重要一环,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中职思政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次活动,我们推动形成了“课程内容纵向贯通、教学方法横向联动”的育人共同体。未来,在思政专委会引领下,我校思政教学团队将持续深耕衔接课题,让立德树人的种子在学段过渡中生根发芽,书写新时代思政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深圳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