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小学课堂遇见未来科技,会碰触什么样的火花?5月14日,我校举行了2025年职业教育活动周“职普融通示范日之职业启蒙”活动,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小探索家”——荔园外国语小学83名三年级师生。在充满科技感的校园里,孩子们通过“汇川机械臂观鉴”“无人机趣味科普实战”“虚拟仿真体验”三大实践课程,沉浸式体验职业教育的创新魅力,为本次职普融通示范日画下精彩句点。
机器人画家秀绝活
郭海森老师介绍机械臂
在科技感十足的实训室里,郭海森老师操控的机械臂让全场沸腾。这只银白色“手臂”在他的操控下像人类手臂一样弯曲旋转——只见机械臂稳稳握住马克笔,画出了教科书般标准的正方形,连拐角处的90度都精准得像用尺子量过。当两台机器人像跳双人舞似的合作组装零件时,有学生激动地说:“它们比我和同桌做手工时配合得还要好!”
同学们参观中
模拟飞行初体验
詹浩老师指导同学们
课堂上,詹浩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揭开无人机奥秘,配合动态演示课件和视频,将抽象知识化为直观体验。当他现场启动无人机,操控它悬停、绕场飞行时,螺旋桨的嗡鸣声与孩子们向无人机挥手的欢呼声瞬间点燃课堂。
同学们实践中
实践环节中,小飞行员们轮流操作无人机模拟飞行平台,认真练习升降、转向等基础操作。虽然虚拟飞行中偶有“坠机”意外,但越来越熟练的操作让成功飞行的笑脸越来越多。课后,同学们都围着老师追问无人机知识。
虚拟仿真急救实训课堂
林文浩老师讲解中
林文浩老师和崔敏老师带着同学们体验VR场景。戴上VR眼镜,同学们眼前会出现一个落水的NPC在挥手求救,同学们需要快速找到救生圈,像扔沙包一样抛向目标。如果抛得准确,人物就会被救上岸。
在抢救环节中,同学们需要选择合适的胸外按压频率,做出正确决策。“得益于VR场景的真实感,同学们能通过体验,牢牢记住了遇到突发状况时的正确应对措施。”林文浩老师说。
同学们体验中
这场跨越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对话,碰撞出深度交流的火花,当无人机螺旋桨的嗡鸣与孩童欢呼声共振,当虚拟救援的绿光与机械臂的笔触交相辉映,深一职正用真实的工具、鲜活的场景,将“职业”二字从课本概念解构成可触摸的未来图景。
当稚嫩指尖在操作台按下启动键的瞬间,职业教育的种子已悄然萌芽于基础教育土壤。从此,知识便不再是静止的符号,而成了指尖跃动的创造力。而那些今日在操作台上探索零件奥秘的小手,终将在时光淬炼中,成长为托起智能时代的手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