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恰逢农历十月初一,在这秋日暖阳、美好的日子里,我校成功举行了产教融合揭牌暨签约仪式。我校与全国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的龙头企业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川技术”)合作,共同成立了全国中职教育的首个“汇川工程师学院”,并与东部职教集团牵头高校—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开展长学制人才贯通培养试点工作,构建“中高企”长学制协同育人新模式。此举旨在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深圳模式”。
深圳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深圳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郑秀玉,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兴明,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晖,深圳市教育局主任督学蔡茂洲,深圳市教育局职业与终身教育处副处长肖盛生,我校党委书记唐飞等出席了仪式。此次活动由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詹敏玲主持。
詹敏玲副校长主持活动仪式
深圳一职党委书记唐飞致辞
唐飞书记在致辞中表示,学校始终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此次汇川工程师学院的成立是我校探索校企深度融合、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里程碑。汇川工程师学院为师生提供了一个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平台,为社会人员及企业技术人员提供专业的技术赋能,同时也为其他院校提供了可输出、可借鉴的经验。
唐飞书记相信,通过政校企的紧密协同合作,学院必将成为深圳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输出的摇篮,为深圳市乃至全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汇川技术董事长朱兴明致辞
汇川技术朱兴明董事长在致辞中提到“三个大”:一是职业教育是大势所趋,符合国家未来的战略需求;二是职业教育的学子将大有可为,能够找到广阔的发展前景;三是汇川技术作为行业龙头,将勇担社会责任,大力支持职业教育和人才培养,帮助学子成为优秀的智能制造人才。汇川技术将与深圳一职、深信院一起携手,共同打造产教融合的示范项目,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深信院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晖致辞
深信院王晖校长在致辞中表示,汇川工程师学院将是构建中高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新模式,深化产教科深融互促,校企精准精细协同育人的重大创新与探索。三方将更好地整合各方资源,在工业智能化国产自主可控技术领域,培养出更多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新范式,作出新贡献。
市教育局主任督学蔡茂洲致辞
在“双区”建设的进程中,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深圳需要更多高水平的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基础支撑。市教育局主任督学蔡茂洲在讲话中强调,“只有校企深入融合,才能够培养企业所需的真正人才,才能让教育真正发挥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
他认为,此次合作是政校企一道,同向奔赴的生动演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建设者,深圳应引领教育与产业的融合发展,在职业教育未来发展道路上,探索新路径、新模式,为深圳乃至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仪式上,汇川技术校企合作部总经理茹春艳、深信院智能制造与装备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刘明俊与我校副校长卢曙红进行了长学制中高企三方协议签订。我校将联合汇川技术成立“汇川班”,对接深信院“汇信班”,形成“校企双元驱动、高职高端引领”的“汇川班+汇信班”人才培养模式。
长学制中高企三方协议签订
汇川技术设立了总金额达100万元的“汇川技术奖学金”,以支持和鼓励我校“汇川班”刻苦学习、勤于实践、不断追求卓越发展的学生,助力学生们在技术技能上取得突破性成就,成为智能制造业的“金匠”。汇川技术高端SBU副总裁段海峰代表汇川技术向学校捐赠,我校副校长潘俊宇代表汇川班学生受赠。
汇川技术向深圳一职捐赠100万奖学金
仪式上还进行了汇川产业导师证书颁发仪式。我校电子信息部陈君瑜老师通过自身不懈努力和卓越的专业素养,顺利获得了汇川技术工程师证书。该证书在自动化控制领域具有极高的含金量,陈君瑜老师成为全国首位获得该证书的中职教师。
朱兴明董事长为陈君瑜老师颁发证书
仪式最后,郑秀玉局长、朱兴明董事长、王晖校长、蔡茂洲主任督学、唐飞书记等领导,为我校“汇川工程师学院”和“一基地三中心”揭牌。作为全国中职教育首个汇川工程师学院,我校将依托学院打造全国中职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全国师资队伍培训中心、工程技术培训中心、产教融合能力支撑中心,形成一职模式,为未来与汇川技术合作的职业院校提供包括课程开发、运营管理、认证标准、技术支持等在内的服务,输出一职经验。
政企校领导为汇川工程师学院揭牌
敢立潮头破巨浪,勇为先锋铸辉煌。我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以汇川工程师学院为平台,以长学制培养为路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加强与高校、企业的合作,三方共同探索中高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新模式、新途径,培养更多新质生产力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深圳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