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大家更快地用上口罩,福田、罗湖的同学,我会这两天送到你们家小区门口,大家注意接下我的电话就好了……”

 

微信图片_20200222091916.jpg

 

在新冠疫情肆虐的这个寒假,一位义务给全班同学送口罩的老师在学生和家长朋友圈刷屏,被大家称为“口罩侠”,他就是我校姚振邦老师;

 

微信图片_20200506152517.jpg

 

此外,还有因学生父母都是医护人员,无暇顾家,担当起送食物兼辅导功课的“临时家长”林汝茵老师;

 

微信图片_20200420192054.png

 

为给学生做心理纾解,全校班主任集体给学生写信加油打气,很多同学回复了一封封情真意切的信……

疫情期间,这些发生在深圳一职的故事,给刚出冬月、乍暖还寒的深圳带来了阵阵暖意。

这些正能量故事得到深圳各大报业媒体及名师说等新媒体报道。

 

IMG_2657.jpg

 

为什么都发生在深圳一职?其实,暖暖的师生情背后,在这所建校37年的老牌职业名校里,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故事。

 

微信图片_20200506153011.jpg

 

01 蝉联桂冠 2020高职高考再创佳绩

大家都知道,对于一所学校来讲,受学生欢迎的程度是衡量其办学质量的显著标杆。作为深圳建市以来开办的第一所公办职业高中,国家首批重点职业高中、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近年来,深圳一职受到越来越多的初三学子及家长青睐,报考人数的逐年增多,录取分数也随之水涨船高。

从2017至2019年的三年间,一职的录取平均分每年都有几十分的提升,去年更是大幅提升了50分。他们为什么选择深圳一职?看看一组数据或许就明白了。

从高职类院校历年高考升学率来看,连续十年,深圳一职的升学率都在95%以上,多年排名深圳第一。

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职高高考中,深圳一职再创佳绩。据2017级年级长陈莹莹老师介绍,一职专科上线率为99.8%,本科上线率67.4%。参加考试总人数为648人,上专科线的647人,达本科线的437人。可以说,表现相当亮眼。

取得一次好成绩或许有运气的成分,但多年蝉联桂冠则只能用实力说话。

高职高考提前之后,每到高二上学期,一职的老师们就进入备考状态。教师们准备科学的备考计划以及鼓舞学生昂扬的士气,从而让学生们能信心满满地迎接高考,并取得优异成绩。

 

IMG_2663.jpg

 

02全市唯一  职普融通体系打破职业教育单行线

除了高职类高考,深圳一职的学生还可以直接参加普通高考。

许多家长可能并不知道,深圳一职还是深圳市唯一具有职普融通资格的学校。何谓职普融通?对学生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在深圳一职校内,除了中职体系之外,还有综合高中实验班体系。报读一职职高的学生,如果分数线达到了综合高中实验班录取分数线,可选择转入综合高中实验班就读,三年后跟普高学生一样参加高考选拔。反之,综合高中的学生如果想学习职业技能,也可以申请转入相应中职专业。

从2014年职普融通体系实施以来,一职综合高中高考本科率逐年都有大幅提升。2017年为71.20%,2018年为84.07%,2019年为86.03%。今年3月份,深圳线上摸底考试,深圳一职的平均分比全市高出了40多分,预示着今年高考将再次迎来大丰收。

综高实验班帮很多一职学子圆了大学梦。比如现就读于深圳大学的2017届毕业生韦倩同学,现就读于英国女王大学的2018届毕业生马卓颖同学,等等。

目前在深圳大学广告学专业读大三的韦倩同学,是一职综高实验班首届毕业生。她2014年以标准分刚过500分、并不太好的成绩考入深圳一职,后从职业体系转入综合高中就读。2017年,她以总分564分的好成绩考入深圳大学,目前正准备考研。

“我很幸运,虽然自己当年中考没发挥好,但进入一职后,仍然让我有机会参加高考并圆了大学梦。”韦倩说,她觉得自己运气还不错,作为一职综合高中体系的首届学生,她特别感谢学校的这一体系。

虽然从一职毕业3年了,但老师们的专业和敬业至今令她印象深刻。“老师们都没什么架子,更像朋友一样对待每个学生。”韦倩说,她觉得对于中考成绩并不是那么突出的同学来说,一职绝对是学业晋级和职业发展的不错选择。

目前在一职综高实验班读高一的倪自然同学,2019年考入一职,开始选了商务英语专业,后来转入综合高中实验班。现在的综高实验班每个班约35名同学,小班化教学让每位同学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关注。而倪自然的成绩在年级一直名列前茅。她非常享受在这里的学习而且自我要求很高,她的目标是武汉大学。

1901班的方长乐同学初中毕业于南山外国语大冲学校,去年他以403分的成绩进入一职综合高中。填志愿时,非深户的他看到一职综合高中录取分数线没有户籍差别,而且学校也不错,便报了。“班里的学习氛围特别好,老师认真负责,同学努力上进。”这样的环境让他更加坚定了考一个好大学的信心,他的目标是中山大学。

独特的职普融通体系,让一职学子真正实现了“一个入口,两条通道,双向融通”。

大家都知道,现在职业教育是单行线,学生考进职业学校后就很难走普通高考的路子,而在一职则可以自由互通。“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求,也是深圳一职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深圳一职校党委书记、校长黄建行说。

 

IMG_2342.jpg

 

03辉煌战绩  技能竞赛改变学生人生

除了高职类高考和综合高中的普通高考之外,深圳一职的学生还有另外一条重要的上升通道,那就是技能竞赛。业界有句话说:普通高中看高考成绩和名校数量,而职业学校就看技能竞赛成绩。多年来,深圳一职的竞赛成绩也一直佐证着她“第一”的名头。

据深圳一职教务科科长张立新介绍,一职学子主要参加的是信息技术类、电子信息类、加工制造类、财经商贸类这几大类的比赛项目,从2007到2019年期间,光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职就获得116枚奖牌,其中,一等奖22枚,二等奖40枚,三等奖54枚。此外,还有一批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及深圳市技能竞赛的大奖。

值得一提的是,学生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以上或省级技能大赛一等奖,就有资格直接保送到自己心仪的高职院校就读。历年来,无数学子经由这一通道,走上自己学业和人生的康庄大道。

2013级同学张媚,因为参加会计竞赛班取得优异成绩,毕业时被保送到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大一下学期时,她又以交换生身份前往加拿大学习,期间考取了***注册管理会计师CMA,如今张媚又考进了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正在为考取中国注册管理会计师做准备,可以想见她未来职业的光明前景。

在电话里,谈及自己在一职的学习经历,张媚满满地都是快乐的回忆。她说,当时自己中考没考好,情绪低落,对择校也很懵懂,因为一职校靠近市中心,地铁、公交等都比较方便,所以就选择了她。后来发现自己选对了!学校不仅老师好,还有很多竞赛项目可以参加。她印象中,指导老师还经常自掏腰包买零食请大家,如果在比赛中有突破,老师还会带队员们出去吃饭,有太多这样的小惊喜了。

“现在回想起来,也是一种幸运。”张媚说。她认为,如果中考没有考好的同学,不要气馁,只要你肯努力,在一职什么都可能实现。她举了个例子,她在一职时有个同学高二就考过了初级会计师证,而后来她发现有些同学都大三了还没能拿到这个证,“所以我觉得一职真的是挺厉害的。”

2019届毕业生卜岩松,因技能竞赛成绩突出被保送至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就读。2018年他就拿到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因为在计算机检测维修与数据恢复方面的专业能力,去年1月份刚参加完高职高考,就被一家企业聘请去当硬件工程师,月薪6千。

与卜岩松同届的文泽华同学,去年以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被保送至深职院,现就读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说起自己在一职的技能竞赛道路,文泽华直言“有点坎坷”,但指导老师潘涛老师一直对他悉心指导,鼓励他不要放弃。

“在一职,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懂得了挫折并不可怕,只要坚持就有收获。”文泽华说,他非常感谢一职,感谢潘涛老师。

 

微信图片_20200420192015.png

 

04名师引领  把培养学生成才当做毕生追求

在深圳一职,学生在各级技能竞赛中之所以取得这么好的成绩,除了依托深圳市第一职业教育集团(联合深圳所有中职学校,整合市内中兴通讯、招商物流、欣旺达等100多家企业共同创建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化办学长效机制)的优势,还跟一批素质过硬老师的指导分不开。一职许多老师的共同点是,对学生特别用心负责,真正把培养学生成才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

文泽华口中的潘涛老师就是其中的出色代表。潘涛老师是计算机专业教师,至今,他已经带领学生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5枚金牌,因此被誉为“国赛金牌教练”。另外,他还带领学生获得“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2枚金牌。为此,潘涛老师也付出了很多,担任技能竞赛指导教师8年来,他几乎没什么双休日和假期,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陪学生训练上。

张媚的指导老师王治也是一位出色的“金牌教练”。他本人是高级会计师,曾在中国电信从事过8年财务工作,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功底。在2014至2019,王治老师连续六年指导学生获得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会计项目7块金牌。2018至2019连续两年指导学生获得全国中职会计百强邀请赛金牌,为深圳市乃至广东省赢得了荣誉。

王治老师希望通过自己的指点唤醒学生们对成才的渴望。比如张媚同学,初来学校时因为自卑不敢参加竞赛班,王治老师进班级宣讲后,很多学生都跃跃欲试,唯独张媚默不作声。班主任鼓励她勇敢尝试,这一试,就改变了她整个人生。“教师的职责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递教师个人成长经历中的成败得失,自醒中唤醒,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内生力量。”王治老师说。

像潘涛、王治老师这样的名师,学校还有不少。比如一职坪山校区的王丽坤老师,作为南开大学的博士,积极投身教育教学,努力钻研专业知识,改进教学方法,她本人曾获得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三等奖;所指导的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摘金夺银。她还把赛项资源进行转化,形成满足职业教育教学需求的共享性职业教育教学资源。

还有一心为学生,善于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和生涯规划教育的阳海华老师。阳老师对学生到底有多用心?她在很多事情上堪称做到了极致,令人感动。

阳海华身上有很多荣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德育工作者, 广东省阳海华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广东省中职名班主任工作室联盟副主任兼秘书长,深圳市地方领军级人物……虽然有这么多“高大上”的名誉,但是在对待学生上,她却做着最细致入微的事情。

她目前担任1916电气班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与学生家长沟通孩子的教育,她跟许多孩子的父母组成了三人微信小群;为了让每个学生发现自身价值和闪光点,她计划为班里48个学生每人写一篇人物故事,现在已经写了10篇;为了鼓励班里一位性格内向的学生勇敢自我表达,她让学生加自己微信,“强迫”他每天给自己“问好”、交流;疫情期间为了纾解学生的心理焦虑,她想尽一切办法,甚至跟同学们一起玩起线上斗地主……

“有同事或朋友说,阳老师你现在什么荣誉都有了,为什么还那么拼?其实我觉得我不累,或许因为这种对工作的热情是发自内心的,我就是喜欢。”阳海华笑着说。她认为,一个老师的精神状态和风貌是影响学生的最重要因素,所以,她要努力去影响和带动学生不断积极向上。

 

学生集体合影1.jpg

 

05文化浸润  “口罩侠”“临时家长”是学校文化最生动的辐射

“疫情期间,无论是学校的‘口罩侠’老师、‘临时家长’,还是师生互相致信,包括系列的班会课等,其实体现的是学校真诚友善的文化。这些作为现实的教育素材,是学校文化在疫情期间最具体、最生动的辐射。”黄建行校长说。

在他看来,学校就像一棵树,有老师、有学生、有教育内涵,这棵树能长多高有很多决定因素,比如空气、施肥、修剪等等,但根本还是土壤,而文化就是土壤。

深圳一职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提出了真诚、友善、和谐、协作、平等、公正的校园文化。“首先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善’,这是人格的基础。希望一职的学子走入社会后,身上能看到深圳第一职校的影子。”

学校的发展是一个链条。谁来把这种文化传递给学生?黄建行认为,首先是教师,学校的发展必须以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作支撑,实际上这不需要空洞的宣传和说教。“口罩侠”、“临时家长”等,老师们身体力行,就是最好的示范。

“一个学校只有老师的发展,才有学生的发展,学生发展了才有学校的发展。”黄建行说,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围绕着学生而展开。

去年,在深圳一职的大事记中,有这样几件大事颇为值得关注。即学校先后与上市公司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深圳本土知名物流企业商壹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合作举办现代学徒制试点班,迈出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一步。如今,在深圳一职与两家企业的共同培养下,50多名学生正朝着“大国工匠”的标准努力。

“我们就是要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根基做牢做实。因为职业学校的根本就是为产业培养人才和技术工人,脱离了产业,职业教育就失去了根基和灵魂。”黄建行说。

现在,一职坪山校区已与比亚迪公司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接下来双方将结合比亚迪的智能制造领域合作开办现代学徒制试点班,此后还将链接坪山区的生物制药以及现代物流名企等。

现在深圳产业转型升级,对产业工人、技术人员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所以教育也要主动适应产业需要,在更高的平台上培养更高水平的人才。黄建行表示,“希望在产教融合方面,深圳一职能为中国职业教育改革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路子,这也是职业教育提高质量的根本途径。”

 

IMG_3925.jpg

 

06 无缝衔接  创办高职专业学院,打破中职生上升天花板

对所有的中职学生来说,深圳一职去年还有一件喜事,就是学校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合作举办的高职专业学院试点班正式开办。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意义也至关重大。学生在专业技能、学业提升上的瓶颈和天花板被打破,为中职学生开启了向高职、本科应用型高校上升的便捷通道,为他们的前途又增加了自信的砝码。

去年国家出台了职业教育改革方案,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会议,专题研究职业教育改革,深圳也在努力创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市教育局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先行先试。

“深圳一职作为深圳中职教育的龙头,始终以追求第一为目标,而这个‘第一’必须名副其实。”黄建行说,希望深圳一职能够担当起深圳职业教育发展的先行示范排头兵的重任。

在学校的内涵发展上,黄建行表示,在建立职业教育的标准上,深圳一职将争取有新的突破。

目前学校除与深圳企业、行业合作,还与世界发达国家办得比较好的职业院校合作,比如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加拿大汉博理工学院、谢尔丹理工学院、尼亚加拉学院等,采取“课程衔接、学分互认”机制。

未来,国际合作范围还将进一步扩大,建立一种能与国际接轨的行业标准,使一职学生能够通过国际课程的融合,实现更大范围的国际互相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