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气象!2月24日,我校召开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全体教职工大会,学校全体教职工出席。大会一改往日工作部署与展望的惯常做法,而是由黄建行校长亲自主持并作了《学校气质与学校文化》的专题讲座。会上,黄校长详解学校气质和文化,并提出了深圳一职的校园文化,即真诚、友善,和谐、协作,平等、公正十二字。
讲座之前,黄校长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四位来自华南师范大学的试岗新老师,他们分别是:郭李英、王桂、徐强、黄哲君。几位老师都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黄校长代表学校对新同事的加入表示热烈欢迎。
随后,黄建行校长以《学校气质与学校文化》为题,向全校教职工作了一场精彩的分享。他分别从学校气质、学校文化以及二者关系进行详细讲解。最后他强调,一职也需要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校园文化。
黄建行校长认为,学校气质是一所学校的人文特质和风格特征。学校的气质和人的气质一样,从师生的言行举止中,就能感受到一所学校独特的魅力。黄建行校长以“北大的自由,清华的严谨,剑桥的浪漫,牛津的古典”等著名大学的鲜明特征为例,形象生动地为全体教职工分享了“学校气质”的深刻含义。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它给予学生的不仅是一个分数,一门技能,更重要的是一种气质,一种能够渗透学生整个人生的精神力量。”黄建行校长说。
会场里,大家听着黄校长的讲座,时而记下笔记,时而发出阵阵掌声表示认可。
“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臻至完美。”在讲到学校气质与学校文化关系时,黄建行校长引用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的名言来阐释怎样的学校文化,就会形成怎样的学校气质。
最后,黄建行校长提出,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体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深圳一职将努力建设以“真诚、友善,和谐、协作,平等、公正”为内核的学校文化。
对这12个字6个词语,他分别进行了详细解读。在解读时,黄建行校长或用自己的切身经历现身说法,或引用感人至深的小故事加以阐述。
真诚、友善,是师生个人的价值取向。和谐、协作,是科组团队的价值准则。平等、公正,是学校治理的价值目标。
比如,在讲到“真诚友善就要做到互相理解,互相体谅,让换位思考成为一种习惯”时,黄校长讲述了这样一则感人故事:
医院里,家属正在手术室外焦急地等待医生,还有几分钟家人马上要做手术了,而主刀医生却姗姗来迟。家人怒不可遏,抓住这位匆忙赶来的医生就打。医生没有过多解释,而是一言不发地进了手术室。手术非常成功。医生又急匆匆地离开了医院。
事后,患者家属觉得奇怪,就设法了解到事情真相:原来,那天医生来医院时半路遭遇车祸,他的儿子不幸去世。他知道医院还有一台手术等着他,就把儿子放在殡仪馆匆忙赶回医院,手术结束他又返回殡仪馆处理儿子的后事。
患者家属悔恨不已,他们真诚地向那位医生下跪,祈求他的原谅,医生摆摆手说,事情都过去了就不要提它了。
“这教会我们,凡事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想问题,要学会换位思考,要站在对方的立场想一想。”黄建行校长说。
这些故事是如此动人,让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受到了不小的震撼。
在讲到和谐协作就是要做到客观地看自己,公正地看别人时,他以姚明和马云为例,“马云只要挺直腰板,正视对方,就不会觉得比别人矮;而姚明若不放低姿态,认真聆听,再大的优势将荡然无存。”由此,黄校长提出,和谐协作就是要做到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补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讲到平等公正时,黄校长旗帜鲜明地表示,决不能让老实人吃亏。坚守公平正义,崇尚法治,完善制度,营造平等公正的人文环境,是建设风清气正的平安和谐校园的基础。
黄校长认为,平等公正的基础是精神的平等,人格的平等。一所学校内,干群之间,师生之间,同事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校长和清洁工人、食堂服务员在人格上也是平等的,所以用微笑报答他们的服务,说一声谢谢,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最后,黄建行校长拿起自己面前尚未喝完的一瓶水,对此次分享做了一个小结:
“人生就像一个容器,它的容量是定量的,就如瓶子一般,希望大家在人生的容器里,将真诚多装一点,敌人就少一点;将友善多装一点,我们的苦恼就会少一点;将理解多装一点,矛盾就少一点;将合作多装一点,偏见就少一点;将快乐多装一点,愁闷就少一点;将感恩多装一点,痛苦就少一点;将阳光多装一点,阴云就少一点……”
随后,会场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黄建行校长真诚的分享,赢得了全体教职工的认同。
“新的一年开始了,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说真话,做实事,携手共进,积极推动学校发展,努力促进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有新的提高。”黄建行校长最后说。